咨询热线: 0513-88400999

由一起事故谈钢丝绳电动葫芦绳端的固定

2005年5月,国内某市外资企业发生了一起钢丝绳电动葫芦在起吊重物过程中,因钢丝绳断裂造成重物坠落导致人员死亡的严重事故。现结合该事故简要分析检验中常见的钢丝绳电动葫芦绳端固定方式(以下简称 双保险 固定方式)。

1. 事故设备简介

事故设备为HDG1标准高度直线轨道钢丝绳电动葫芦,悬挂MD1型的钢丝绳电动葫芦,2004年8月经我所定期检验,2005年1月更换了钢丝绳。额定载荷为10kN,起升高度为9m,起升速度为8 m/min,运行速度为20 m/min,机构的工作级别为M4,事故发生时起吊的载荷约124kg。

2. 现场勘查分析

(1)拆解钢丝绳绳端固定装置分析,楔形接头内钢丝绳、楔块未脱落,底部距楔槽150mm处装有钢丝绳夹,绳夹也未脱落,夹座在钢丝绳的尾绳端(U形环卡在主绳上)。钢丝绳在电动葫芦端的固定采用 双保险 形式。后经检查该企业有15台同类设备均是采用该固定方式。

(2)从钢丝绳破断位置分析,钢丝绳在钢丝绳夹U型环处有3股破断;距钢丝绳夹约200mm处有2股破断,距钢丝绳夹约260mm处有1股破断,可见其破断是从钢丝绳夹处开始的。

(3)从钢丝绳断丝断口的几何尺寸分析,在绳夹处破断的3股钢丝绳的断丝几乎全部呈疲劳断丝状态;距绳夹约200mm处2股破断的钢丝绳疲劳断丝、过载断丝约各占一半;距绳卡约260mm处有1股破断的钢丝绳主要呈过载断丝状态。由此可见钢丝绳的破断是由疲劳断裂引发的。

(4)测量钢丝绳直径及使用的绳夹型号分析,绳夹选型偏大,拆解楔块、楔套检查,部件上并无钢丝绳滑移的痕迹,但拆解绳夹的U型环及夹座检查,发现夹及夹座均有明显的光亮滑移痕迹。固定钢丝绳的楔形接头未起到主要承载作用,钢丝绳夹成了钢丝绳绳端固定的主要受力部件。

(5)从起重载荷分析,虽然起吊的重物有1240,但钢丝绳设计安全系数不小于4.5,因此,过载不是造成钢丝绳破断的主要原因。

3. 事故原因

(1)在钢丝绳电动葫芦的绳端防止钢丝绳松散的绳夹使用方法不正确,安装方向错误,成为钢丝绳绳端固定的主要受力部件,造成钢丝绳在U型环处损伤及应力集中,降低了钢丝绳的抗疲劳强度,致使钢丝绳在U型环处疲劳破断。

(2)由于钢丝绳夹的选型不当,使钢丝绳在钢丝绳夹中受到不正常的挤压而产生了损伤,加速降低了钢丝绳的抗疲劳强度。

(3)超载作业也是造成该事故的原因之一。

4. 双保险 固定分析

4.1 绳端固定的要求

根据JB9009 1999《钢丝绳电动葫芦安全规程》规定MD、CD型钢丝绳电动葫芦用楔形接头固定钢丝绳时,应符合GB/T5973 1986的有关规定。因此,钢丝绳电动葫芦绳端固定若采用楔形接头时,只保证绳头不松散就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4.2 防止绳头松散的方法

对防止钢丝绳头松散的处理,传统工艺是:①在电动葫芦处将尾绳与主绳并列,并紧密缠绕长度为100~150mm铁线。虽然工艺简单且材料成本低廉,但操作性比较强,要耗费大量时间,在高空作业时,对钳工的技能有一定要求;②用乙炔或电焊将尾绳绳头焊粘在一起。该方法现场要使用氧气和乙炔或焊钳,高空作业不方便,且因钢丝绳材料的可焊性差,在振动时焊接粘连的绳股易松脱;③使用钢丝绳夹将尾绳的绳端夹紧。该方法快速便捷,但绳夹的设计尺寸是用于保证2根钢丝绳连接时联接的强度,在单根钢丝绳使用时预紧力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既易造成绳夹脱落,且对防止绳股进一步松散作用不大。

4.3 双保险 固定的误解

使用钢丝绳绳夹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钢丝绳的绳头松散,但钢丝绳夹的设计尺寸不能满足在单根钢丝绳上产生足够的预紧力,钢丝绳夹容易发生从钢丝绳的绳端脱落事故。实际使用中安装人员只能将钢丝绳夹连同主绳一起装夹以保证钢丝绳夹不脱落,满足不了工艺要求,不但没起到所谓 双保险 的作用,而且一旦安装错误或预紧力过大会造成绳夹部位钢丝绳的损伤,降低了钢丝绳的抗疲劳强度,明显存在事故隐患。

5. 结论

综上所述,钢丝绳电动葫芦绳端使用钢丝绳夹来防止绳头松散的 双保险 固定方式的目的是贪图方便、省时,防止钢丝绳头松散的作用不仅在工艺上得不到有效保障,且存在安全隐患。

鉴于这类轻型设备的使用者以小型企业及个体企业居多,难以保证有规范的使用及维修方法。为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和利益,建议检验及自检机构对这类 双保险 检验持严肃态度,并对有类似装置的使用单位使用规范的绳端连接进行排查,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关产品
猜您感兴趣的

Copyright © 2006-2019 江苏中矿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3271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62102000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