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惯性振动器05 年全国设备管理
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振动输送机材料
求真务PVC输送皮带实 干事创业
努力开创工链式提升机作新局面
—输煤皮带机—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安全生产技术委员会
2005年工作破碎机总结
 电磁振动筛;
首先感谢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安排。下面我代表今年成惯性振动热料输送机立的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安全生产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本委员会)向大会汇报情况。
电机振动 一、本委员会的成立情况
皮带式输送机 为保障企业设备安全生产,推动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先进水平的推广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章程,经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研究,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安全生产技术委员会于2005年3月30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宾馆召开了成立大会。它是依托胜利石油管理局成立的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下属的一个专业委员会。来自石油、石化、煤炭、冶金、机械、烟草、有色、化工等行业,以及地方设备管理协会、大学和科研单位的16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设备管理地会会长马仪发来贺信。他强调,设备管理工作与安全生产关系密切,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安全生产技术委员会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从设备管理的角度,研究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在宣传贯彻落仓壁振动器实安全法规、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往复式提升机局副局长林玉龙代表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向大会和参会的设备管理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安全生产的形势。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和陈玉平在会上皮带机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中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国设备管理协会安全生产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常委、副局长薛万东同志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安全生产技术委员会第一届会议工作报告。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安全生产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石化胜利油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兼设备管理处处长亓和平宣读了本委员会的章程(草案)。
大会确定了本委员会的指导思想:把握设备可靠性和技术先进性这个主筛分给料机题,抓住“三化三零”(设备操作标准化、设备本质安全化、设备运行合理化,零缺陷、零故障、零事故)这个主线,明确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这个着眼点,坚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经验这个方针,加强企业间合作与交流,促进企业设备实现安全生产和降本增效。
大会讨论通过了本委员会章程。根据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安全生产技术委员会章程第五条的规定,本委员会业务范围主要包括:
(一)认真做好国家设备安全生产技术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受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委托,提出加强设备安全技术管理的对策措施。
(二)组织企业设备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的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企业设备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管理创新。
(三)推广企业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的成果和经验,推广国外先进的设备安全管理模式与技术,组织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展览、展示会。
(四)组织和承担设备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任务,推进我国企业设备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五)接受委托,组织或参与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进行安全评价。
(六)对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先进、业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
(七)组织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举办各类技术讲座和培训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人才培训活动。
(八)组织编辑出版有关设备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学术著作和刊物,制作多媒体软件和视频资料。
(九)开展其他符合该委员会宗旨的工作。
本委员会租用了面积为2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路29号。胜利油田设立2人专门负责本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并聘请了部分退休专家。本委员会目前下设综合部、管理部、技术部三个部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安全生产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胜利油田,胜利油田推荐钻井工艺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胜利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和技术检测中心等单位作为本委员会的技术支持单位,为本委员会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二、本委员会成立半年多来的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组织宣传,为本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精心指导下和本委员会秘书处的积极努力下,委托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的信息中心开发了本委员会的网站,栏目包括政策法规、相关标准、动态信息、专业信息、理论与实践、新技术装备、直属技术支持中心等多项内容。经过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和石油化系统设备、安全专家的多次审核,网站内容不断充实完善。待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网站今年4季度开通后,即可作为其子网上网运行,从而为各位领导、专家和委员建立一个设备安全生产技术动态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充分依靠各位行业协会和委员,积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利用报纸、杂志和各种会议等多种手段,宣传本委员会成立的宗旨和意义,介绍本委员会的章程和工作任务。
(二)加强设备安全创新研究,积极探索提高设备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的途径与方法
一是组织油田设备专家编写了《油田企业设备管理》一书(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该书认真总结了石油企业,特别是胜利油田设备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内容上汤池盖了设备一生管理的内容,并突出了设备的使用管理。
二是组织油田300余名机械制造与设备管理的专家,编辑出版了《石油装备标准》,该标准收集了石油装备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387项,分五册五部分即通用基础标准,产品标准,修理、安装、维护、验收标准,方法标准以及综合标准,共计4190页,满足了各单位对石油装备标准的需求。
三是结合石油行业实际,和油田设备、安全技术主管部门紧密结合,加强人机可靠性的研究,积极探索建立一整套设备隐患及时发现、报告、处理的运行机制,从而确保现场设备始终处于有效的受控状态,努力追求设备的零缺陷、零故障、零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损失。
四是充分发挥设备专家的作用,成立了专门调研小组,认真总结实现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加强降低设备故障停机率的研究,探索不同设备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故障停机规律,力求把设备故障停机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五是设备安全科技创新的研究。首先立足石油行业,结合石油企业事故特点,总结了事故案例,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安全性能稳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努力改善生产作业和劳动保护条件,提高了综合防范能力和本质安全化水平。
六是组织制定设备管理问责制。组织从事设备管理的专家200余人,经过近半年的时间,先后召开不同系统的专家组会议40余次,对意见稿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讨论,最终形成了设备管理问责制。通过问责制的实施,约束设备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增强工作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从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消除事故发生的诱发因素。
七是着手制定大型电机的修理标准。为提高大型电机的维护修理提供依据。
(三)积极组织设备安全技术的学术交流和推广应用工作,加快先进安全生产技术成果的应用步伐
一是开展设备管理方法和手段创新的交流。今年7月下旬,和中国石油企业管理协会设备管理分合作,在胜利石油管理局青岛疗养院承办了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经验交流会。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下属的石油勘探开发企业派员参加了会议。会上交流了石油企业设备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做法,对于企业间实现设备安全生产和低耗高效起到了许多的借鉴作用。
二是根据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安排,8月份承办了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组织编写的现代设备管理一书的专家审稿工作会议。
三是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牵线下,本委员会秘书处协助国家劳动人事部技能鉴定中心在胜利油田成功试办了项目管理师培训班,42名学员全部顺利通过了试点的理论与实践考试。
四是积极做好HSE(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的推行工作。本委员会充分发挥设备和安全专家的作用,积极推行HSE管理体系。以风险管理、危险辨识为中心,认真开展初始状态评审、整体策划及风险评估、制定管理手册及实施程序、体系运行及全员培训等工作,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推行见到实际效果。
五是组织设备管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在全系统征集设备管理及成果论文180余篇,组织专家评委进行了评审,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22篇、二等奖43篇、三等奖53篇,优秀成果论文4篇。将分别报送山东省、中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设备管理协会。
(四)组织和承担设备安全生产技术、装备的开发任务,推进企业设备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为使企业设备管理部门直接走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沿,为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外闯市场的竞争能力,充分发挥技术支持单位的技术优势,通过内引外联,调动相关专家的积极性,为研制石油勘探开发所需的专用石油装备进行了市场调查和方案论证等工作,目前部分新型修井机、水泥车等试制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立足石油企业,协调联系技术支持单位开发安全生产先进技术和对影响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进行科技攻关,促进企业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上水平。如,完善了测井工程车定型改造工作,经过专家认真调查研究,最终形成工程车和源车合二为一的设计方案,解决了外部施工车辆配备过多、安全问题突出的实际问题。
针对石油行业大型设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研究实现设备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与方法,聘请专家对石油钻井平台剩余寿命周期进行评估,并初步开展了设备维修方案优化咨询,为企业高效使用维修资金、科学合理维修设备提供服务。
为解决油田企业机动车辆大幅增长带来的车辆调度效率、安全管理和安全运行等问题,与安全部门、技术部门一起,组织车辆管理和技术研究单位,利用半年多的时间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了GPS车辆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车辆定位、导航、指纹识别、报警、行车参数记录、语音通讯等功能,从而达到规范车辆管理、优化车辆调度、提高管理水平,以及防止超速和疲劳驾驶、确保车辆安全的目的。
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同行业先进装备技术,对性能下降、工艺匹配不良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咨询和方案论证,充分发挥现有装备的资源效益,为企业走出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装备发展新路子积极努力。充分发挥本委员会石油系统专家作用,促进了注水泵设备管理单机经济运行分析故障停机规律分析工作的深化与提高,全国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目前大型离心泵站建有《设备经济核算与效益评价考核》和《机泵故障停机记录与规律分析》两本台帐,实现了经济技术分析工作同设备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的有机结合。例如,在发现胜三区注水单耗偏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单台设备经济核算,对胜八注与胜九注开泵型号进行了技术改造与调整。将胜九注2#DF400-150*8型注水泵改造为DFj250-143*10型注水泵并调整到目前的胜八注1#泵位,将胜八注1#DFj350-143*10型位水泵调整到胜九注2#泵位。再通过外部配水间及管网调整,降低了系统的泵干压差,实现了胜三区注水系统、注负荷匹配,使系统运行单耗由5.36kWh/m3下降到5.20kWh/m3,注水单耗下降0.16kWh/m3,预计年节电286.16万kWh。
以上是本委员会成立半年以来开展的总体情况,有些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取得成效还需要不懈努力和多方支持。今后,本委员会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委员单位和委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委员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首先要大力发展委员单位,并要将一批有知识、懂专业、高素质,具有丰富设备管理经验、热爱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工作的领导和专家,吸引到本委员会来。在委员发展壮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安全生产技术与设备专家库,更好地发挥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专家的作用。在各位领导、专家和委员的关爱与呵护下,我们一定要抱着有所作为、大有作为的心态,面向企业,面向基层,求真务实,干事创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努力开创本委员会工作的新局面。
二OO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